10月28日下午,研究生處聯合強磁場中心邀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沈克祥主任,在強磁場中心五樓會議室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研究生良好心理品質培養與健全人格塑造》的專題報告,會議由研究生處副處長李貴明主持。
報告從對標題的解讀開場:“人文關懷、心理指導”這八個字是國家層面上對心理問題的頂層設計,并在此基礎上,要努力使自己成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人。沈克祥老師在報告中,從中國國民普遍具有“報喜不報憂”的傳統文化和思想理念,以及對心理學也存在著一定的偏見甚至錯誤認知開始引入,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心理學和心理咨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讓同學們了解到心理咨詢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手段,可以幫助求助者查找引起心理狀態異常的原因,從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潛在的能力,改變錯誤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模式,提高自身的適應性以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
沈老師通過一系列案例,著重分析了典型的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表現。經過沈老師的講解,使同學們了解到,心理問題的產生基本不會是一朝一夕,由某一個單一事件的激發引起的,而是有著復雜的成因。內向、沉默寡言、愛獨處、不愿意交流的性格特征,愛恨情仇的情感體現,親情、友情和愛情的心理支持遭到破壞,被忽視或曾經被遺忘的社會關系,這些都可構成心理問題產生的內外部因素。沈老師告訴同學們,產生心理問題并不可怕,它就像我們感冒發燒一樣,是有科學的方法積極進行調整或者治療的。他鼓勵大家如果遇到了與心理健康有關的問題,主動尋求心理援助是積極有效的心理問題干預和解決方式。
最后,沈老師向同學們強調了什么是健康的心理,以及作為一名研究生,我們要怎么做才能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他說,心理健康是一種平衡狀態,人格穩定是核心,人要學會帶著癥狀生活;決定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必須要有良好的社會關系。
同學們通過聆聽沈老師的報告,不僅初步了解了心理學和心理咨詢的基本知識和相關理論,更明白了當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了心理問題后該如何以正確和科學的態度對待,懂得了如何去做一個溫暖和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