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徑向X射線相機(RXC)采購包首批部件——窗口集成接口部件的制造順利完成并交付。ITER組織RXC技術負責人王天博、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項目工程處副處長牛二武,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所副所長秦經剛,以及項目相關單位主要人員出席了交付儀式。
王天博對RXC采購包取得的進展表示祝賀,并高度評價了中國團隊在ITER項目中表現出的專業技術水平。他強調ITER組織將繼續提供支持,拓展合作領域。牛二武充分肯定了RXC團隊在技術攻關和質量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他指出,RXC采購包是ITER計劃中技術難度高、管理要求嚴的關鍵項目,他勉勵項目組進一步凝聚信心、錘煉能力,迎接下一階段挑戰。秦經剛表示等離子體所將繼續堅持質量優先,全力保障后續任務實施。
RXC采購包于2013年12月簽訂,目標是在ITER第12號赤道面窗口插件中安裝一套RXC系統,高時空分辨測量完整極向剖面的X射線輻射及其分布。該系統由內部相機和外部相機組成,涵蓋結構、電子學、采集與控制(I&C)三部分。RXC相機處于ITER核環境,含有較多SIC-1部件,其制造、測試和安裝需滿足ITER嚴格的技術和質量標準。
RXC采購包項目技術要求高、實施難度大。項目團隊攻堅克難,歷時十余載,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首批交付的部件是結構部分的重要部件,包含外部相機支撐法蘭、內外部相機氣管和內部相機狹縫,多數為SIC-1和QC-1級部件。項目團隊在研制中實現多項技術突破:優化鈹窗法蘭復合焊接工藝;創新間接冷卻結構設計及材料應用,有效解決ITER現場結露難題;成功研制滿足ITER組織真空與安全規范的多芯真空電饋通組件,實現該類關鍵部件的國產化,并有望成為ITER中首批投入實際運行的電饋通部件;在真空邊界成功應用復合功能材料,實現安全邊界結構強度及冷卻的復合要求等。
此次首批部件的成功交付,為后續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